秋蟹肥美近三高,火鍋麻辣痛風來,
善用檸檬與酵素,美味健康都兼顧~
秋冬是三高一痛(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痛風)的好發季節,這絕對跟飲食內容息息相關。
談到肥美的秋蟹以及濃郁的蟹膏蟹黃實在令人食指大動;想到麻辣鍋、薑母鴨的暖和與爽快與過癮也令人垂涎三尺。但是我們都知道鍋物肉品、海鮮與卵類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大敵。
螃蟹屬於高膽固醇與高普林值的海鮮,絕對是痛風與高血脂的禁忌食物。
一隻中型螃蟹250g的蟹肉(含蟹黃/蟹膏)
大約有100g膽固醇約235mg
若是純蟹膏每100g(大約是3隻螃蟹的蟹膏)
膽固醇就含有460mg
雖然2016年已經取消300mg/天的膽固醇攝取上限,但是食物中的膽固醇仍然會影響血膽固醇約三成,所以千萬不可忽視喔。
因此建議,一般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一隻螃蟹最剛好,兩隻螃蟹就有點多囉。
萬一不小心吃過量了,就請務必提高自己代謝膽固醇的能力。例如:
1.多喝水促進新陳代謝
2.多運動有助於提高好的膽固醇幫助壞的膽固醇代謝
3.高纖維質的食物(燕麥片、白木耳、黑木耳)可以幫助吸附膽酸膽鹼,減少膽固醇被吸收。
4.納豆、紅麴菌、魚油(omega-3脂肪酸)也能幫助抗凝血以及清除血栓
5.檸檬酵素,有助於促進代謝、補充維生素C、健全血管健康
由於螃蟹屬於寒性食物,建議吃螃蟹時可以搭配生薑檸檬水
將適量生薑榨汁混入新鮮檸檬汁即可。
一方面生薑
富含薑辣素有助於活絡血流、驅趕寒氣
二方面檸檬
豐富的維生素C、生物類黃酮與檸檬多酚也都有助於保護心血管的健康與彈性,進而遠離三高的風險喔。
另外,冬天的鍋物內容必然是豐富的肉片、豆腐、菇類,全部都是普林質極高的食材,在體內會產生尿酸,如果代謝機能不好就容易引發痛風。
尤其紅肉(豬牛羊)又富含飽和脂肪酸,更是體內形成膽固醇的材料。
這也是為什麼2016年美國飲食指南雖然取消每日膽固醇的攝取上限,但仍一再提醒要限制飽和脂肪的攝取量。
所以建議
每一餐的紅肉最適合的量是一個手掌大小與厚度,大約是一般涮涮鍋的肉片量。
同時,避免使用飽和脂肪含量高的沙茶醬,建議可以使用檸檬原汁加入些許大蒜與蔥,更能夠品嚐出肉片的鮮甜與多汁,也可以襯托麻辣湯底的香與麻。
餐後建議
一杯無糖發酵的檸檬酵素飲,不但可以促進胃酸分泌與腸胃蠕動,還有助於化油解膩、平衡酸鹼體質。
代謝尿酸最重要的就是補充大量的水,因為火鍋湯底富含鈉與普林,將是造成高血壓與痛風的危險食物,所以請務必多喝水幫助鈉與尿酸的排除。
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喝水的量為
「體重X30cc的水分」例如60公斤的成年人需要60X30=1800cc的水量。
「有吃火鍋的這一天,建議要喝到40倍的水量」60X40=2400cc的水分,才有能力幫助過多的鈉與尿酸盡快的排除身體喔。
維持健康不是什麼高風險食物都一定得忌口,而是認真的了解食物的內涵以及可能的健康風險,然後再找到平衡之道,如此就可以讓我們一起享受各種美食而不擔心身材走樣或是健康流失喔。